22个节气(节气典故全知道!)

时间:2025-07-21 www.liuliuba.com八字算命

将从四个方面对节气典故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春雨惊春清谷天、谷雨、芒种、小满。每个方面都将从历史典故、民俗传说和现代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带您全方位了解传统节令文化。

一、春雨惊春清谷天

春雨惊春清谷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始于公历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其起名源于气候特点——春雨频繁,田野开始播种,这也是春耕季节拉开序幕的标志。在这个节气中,更具代表性的典故无疑是《楚辞离骚》中的“惊蛰”故事。

22个节气(节气典故全知道!)

据传说,商朝后期,秦庄公向周公请教,周公告诉他每年惊蛰之日是乙卯。秦庄公暗自纳闷,为什么每年都是一个日子,而没有年份的区别。于是周公解释道:惊蛰是指蛰伏的春雷惊醒蛰伏的虫豸,使它们复苏生气。每年乙卯日后接下来的47天内,春雷频频,万物复苏,是春季的重要转折点。

《春秋左传》中也记载了有关春雨惊春清谷天的典故。据书中记述,晋景公在篡位后,宗室逃亡翼城,景公欲灭族而遭到群臣反对。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向民间征求意见的办法:将一只带有玉佩的狐狸放入百官中,问它的去向,如果它往南走,说明该逃亡;如果往西走,则不逃亡。狐狸更终往南走,故宗室逃往翼城。此时正是春雨惊春清谷天,田野开始播种,景公因为此举招致大祸,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在现代生活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也是与春雨相关的节气。人们在这个节气里会过春雨节,这一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游园踏青、京杭大运河春游等。一些民俗习惯也与春雨有关,比如江西宜春会昌县的人们会在谷雨前后浇足稻田的水,用“积水脚”来催熟稻谷,形成了一个叫“积水脚”歌舞的民间传统活动。

二、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始于公历每年的4月19日或20日。其起名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周代,意思是“雨助谷物成熟”。在这个节气中,更具代表性的典故之一就是《史记》中的“浇大禹之功”的故事。

相传禹在家乡被发配之时,就已经发现当地水灾特别多,于是他就着手修建治水工程。禹经过14年辛苦劳动,成功治理了洪水,使得民众的生活得以保障。禹治水的成就得到了商汤的赏识,商汤曾询问的禹治理水灾的方法,禹回答说:“始淫雨霖,茅庐为椽,土门牙乱,草木俱下,仓廪实而不华,田蚕大丰。”大意是说,只要下雨就灾害,而治理这个问题要从源头开始。

现代生活中,谷雨也是与农田有关的节气,谷雨时节正是农作物长势更饱满的时候。在此期间,田野间如箩筐般,采摘时分,噼里啪啦,成串的晒谷声彻耳不绝。谷雨也是一些地区庆祝传统性节日的时候,如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四鸣狂欢节就是在这个节气时举行,全县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三、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始于公历每年的6月5日或6日。芒种的意思是“麦子到了结实的一季”,也代表着农田收获的到来,故此时期也叫做“芒收”。

芒种的典故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山海经》中的“雷公助农”,另一个是《庄子齐物论》中的“宜民生”故事。

据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上并没有打雷现象,田野无法生长,民间只能指望无情的天命安排自己的生死。一天,雷公经过一个田野,看到农夫们为了缺水而苦苦哀求,于是他决定帮助农夫们,开始了“雷降田间”的壮举。当时的人们渐渐意识到,只要有雷,水就会自然地流下来,这样,有了希望,也有了盼头,大家的生活因此得以改善。

在《庄子齐物论》中,芒种也被用来比喻“宜民生”,即治国之道在于保障百姓的生计。庄子写道:“致汝庸”、“思无邪”、“发条棱,奚菹栽之?束发跣足,适与儒者游,彼童子佞,夫何足以知道此芒之奥?”从庄子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芒种不仅代表着农田收获,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保障老百姓的生计,是一种天下大道的精髓。

现代生活中,芒种意味着农作物已经到了结实的季节。在这个节气期间,人们除了进行收获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节庆活动。如云南省元阳县的“芒市节”,即每年的芒种节后,在元阳县的芒市集上,此时人山人海,集市里摆满了五彩缤纷、样式各异的物品。

四、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始于公历每年的5月20日或21日,是夏季的开始。小满在气候上与立夏十分接近,但气温已经比较高,相对而言更热一些,也更有“炎夏”的感觉。此时的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万物开始进入“烦躁期”。

小满更具代表性的典故是“五月”故事。相传在古代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时候,一条名为“五毒”的毒蛇在村里逢吉之时显现身形,村民纷纷围观。忽然,蛇咬住一个无妻的穷人,毒性发作,他痛苦不堪。经过几经周折,终于有一位仙人闻讯而来,赐给穷人一个蒜头,穷人吃下后,蛇毒随即全消,病人转危为安。自此,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会挂艾叶,包粽子,吃雄黄酒,祈求五毒不侵,防病祛疫。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小满也有很多的节日和习俗传统。比如,南方就有一种叫“喝水节”的习惯,即是在逢年过节,特别是小满之时,人们会按时饮用“蛇草汁”等甘甜清凉的饮料,以此迎接夏天的来临。江苏宝应县的小满则有一项叫“小满庙会”的活动,这项活动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能够吸引上百万游客前来欣赏和观看节目。

:详细介绍了春雨惊春清谷天、谷雨、芒种、小满这四个节气的意义、历史典故、民俗传说以及现代生活中的相关活动和习俗,带您全方位了解传统节令文化。

22个节气(节气典故全知道!)

标注原创的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我会继续输出优质的文章回馈大家
ad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h3>22个节气(节气典故全知道!)

22个节气(节气典故全知道!)

24节气 摘要: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节气典故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春雨惊春清谷天...

<h3>谷雨图案(以谷雨为主题的画)

谷雨图案(以谷雨为主题的画)

24节气 1、谷雨图案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进入最后一个阶段,雨水...

<h3>五一劳动节创意(五一劳动节创意活动方案)

五一劳动节创意(五一劳动节创意活动方案)

24节气 1、五一劳动节创意五一劳动节创意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球劳动人民...

<h3>2025年冬至是农历几月初几 十一月七号

2025年冬至是农历几月初几 十一月七号

24节气 每年的十二月都会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和节气,那就是冬至,在古代是一个...

<h3>六一儿童节作文300字三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200字左右三年级)

六一儿童节作文300字三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200字左右三年级)

24节气 1、六一儿童节作文300字三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欢乐的六一儿童节六...

<h3>送爸爸应该送什么花(女儿送给父亲什么花最好)

送爸爸应该送什么花(女儿送给父亲什么花最好)

24节气 1、送爸爸应该送什么花送爸爸应该送什么花?这或许是很多人在选择...

<h3>谷雨属于什么档次(谷雨护肤品适合多大年龄)

谷雨属于什么档次(谷雨护肤品适合多大年龄)

24节气 1、谷雨属于什么档次谷雨是传统节气之一,标志着农历二十四节气的...

<h3>2025年节气清明是什么时间几号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节气清明是什么时间几号 2025年04月04日

24节气 在民间,它是一个比较重要和特殊的节气和节日,人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

<h3>24节气小寒的相关知识简介小寒开始入冬

24节气小寒的相关知识简介小寒开始入冬

24节气 寒冷是温度的代表,这也说明寒冷的程度不是很严重。其实,小寒和小暑...

<h3>2025冬至日照时间是几小时几分

2025冬至日照时间是几小时几分

24节气 在某种程度上,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有些人的时间可以精确到分秒。至于...

<h3>2025年冬天会特别冷是真的吗(2025年冬天为什么会特别冷)

2025年冬天会特别冷是真的吗(2025年冬天为什么会特别冷)

24节气 全球都在变暖,所以现在的冬天其实没有以前那么冷了。很多地方入冬...

<h3>2025小满的寓意 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2025小满的寓意 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24节气 节气在中间,属于夏季节气。人们在小满期间会有很多庆祝活动,那么20...

<h3>2025年大暑的时间是什么代表的意思又是什么

2025年大暑的时间是什么代表的意思又是什么

24节气 每年每逢节气来临,都要格外注意,尤其是2025年,大暑节气来临,要注意哪...

<h3>2025年数九时间表查询什么时候数九

2025年数九时间表查询什么时候数九

24节气 中华民族历来有节气之说,每年从头数九,那么你知道2025年九是什么时...

<h3>未容谷雨泪胭脂(扇子诗·未容谷雨泪胭脂朗诵)

未容谷雨泪胭脂(扇子诗·未容谷雨泪胭脂朗诵)

24节气 1、未容谷雨泪胭脂《未容谷雨泪胭脂》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民间歌曲,...

<h3>24节气小知识简短(24节气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

24节气小知识简短(24节气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

24节气 1、24节气小知识简短24节气是传统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

<h3>端午节的成语(形容端午节的四字词语)

端午节的成语(形容端午节的四字词语)

24节气 1、端午节的成语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具有深厚...

<h3>大雪前面是哪个节气?

大雪前面是哪个节气?

24节气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建立的指导农耕的辅历。它是古代劳动人...

<h3>2025年什么时候立夏(2025年入夏时间是几月几号)

2025年什么时候立夏(2025年入夏时间是几月几号)

24节气 1、2025年什么时候立夏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每年的公...

<h3>五一节三倍工资(法定假日加班三倍工资计算)

五一节三倍工资(法定假日加班三倍工资计算)

24节气 1、五一节三倍工资五一节三倍工资今年的五一节期间,一则新闻引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