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4 www.liuliuba.com八字算命
一个作家,一个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的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弘扬传统文化的杰出人物。在小说中,鄂伦春族作家为本民族的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强调文学的本质、品格和价值。让我们来看看鄂伦春族的文学创作者。
敖长富(1940—),鄂伦春族,少数民族作家协会理事,内蒙古文联委员,内蒙古作协委员,呼伦贝尔市作协代表,鄂伦春旗文联代表,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秘书长。鄂伦春旗广播电视局局长。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9年加入作协,着有长篇小说集《猎刀》、报告文学集《昨日的猎城》、短篇小说《孤仙柱》等,短篇小说《猎人之路》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首届内蒙古索隆嘎奖三等奖,《阿梅杰》获胡蒙首届文学创作马奖三等奖,报告文学《比生命更珍贵》。 ..》获1984年全国民族团结征文比赛三等奖,话剧剧本《不怨天尤人》获国内外4项大奖。
爱敏(1960—),女,鄂伦春族,笔名孔特勒。黑龙江海拉尔人。员。 1992年至1994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研究班学习,大专学历。 1977年在鄂伦春族旗帜印刷厂当工人。 1980年在内蒙古51161部队服役。 1987年任鄂伦春文联编委,是抢救鄂伦春语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倡导者。 2005年加入作协。着有《鄂伦春风剪贴画》、《鄂伦春妇女》,发表诗歌、散文300篇(篇)。曾获黄河诗歌奖二等奖、呼伦贝尔马奖等多项奖项。
侯波,女,黑河市作协会员,作家。为纪念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鄂伦春族女作家侯波出版了散文集《猎雪记》。他以天马行空的笔触,用20多幅作品描绘了家乡的多彩图景。 《花开大子香》、《高兴安岭》、《绿醉》等,如同山水画一般,作者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线条,展现了家乡一年四季的无限风光; 《打猎》、《夏日红围》、《艺兴》、《爱在车里》、《E家葬》等,就像是一组风俗画。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鄂伦春这个狩猎民族古老而神秘的民俗风情; 《母亲的回忆》、《湖北乡老照片》、《永远跟走》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的祝福、对的感激、对家乡的热爱.
你可能会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民俗文化 爱情不是自愿的,但在,回族妇女不能嫁给汉族男子。其实一切都是因为...
民俗文化 很多地方都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也有相似之处。都是人们生...
民俗文化 每个民族的乐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园内有很多特色乐器,如:鹰笛等,都注...
民俗文化 三大国粹是什么?它是京剧、国画、中医,被世界称为“国粹”。那么,国...
民俗文化 健康是人们每天最关注的话题,吃什么、怎么吃也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民俗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一个民族生生...
民俗文化 民族符号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体现在特色鲜明的服饰上,有的体现...
民俗文化 古代是妇女用来制作荷包、被套等的刺绣方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
民俗文化 我国的文玩文化源远流长。其衍生的文丸有葫芦、核桃、松子等,不同...
民俗文化 说起舞蹈,很多人都会不由得想起西方舞蹈,觉得西方舞蹈独特而优美。...
民俗文化 在古代,很多名人都非常喜欢“人生自古无死,守其忠厚史”。这句话被...
民俗文化 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其中科学是一个很大的助力。科学是一种非常...
民俗文化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布依族唱山歌、熬药材、...
民俗文化 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我们随处可见敖包的身影。其实敖包是一种一般...
民俗文化 汉服是我国的传统服饰,传承了几千年,在今天仍然很重要。它凝聚了中...
民俗文化 研究表明,有宗教信仰的人犯罪率较低。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民俗文化 鞑靼族是我国的跨界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维吾尔自治区。它是为...
民俗文化 火塘是指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少数民族家庭用于取暖、做饭、祭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