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05 www.liuliuba.com八字算命
现在没有年龄称谓,只要你有,但是在古代,每个年龄都有一个昵称,同龄男女的昵称是不一样的,那么男女的年龄称谓是什么在古时候?接下来就让本期带你详细了解一下。
古代男子年龄称谓

赤子:刚出生的婴儿。孔英大叔:“小儿天生赤色,故名赤子。” (小儿天生赤色,故名赤子。)
襁褓:又称“襁褓”、“强包”,本义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龆龀:小孩子换牙。指七八岁的孩子。
吹飘: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无冠垂发,故“垂发”指童年或孩童。
学前班:10岁。 《礼记屈礼上》:“人生十年,谓之子学。”郑玄注:“名曰子,时可学。”后来,十岁被称为“幼年”。
发束:男15岁。古时候,男孩子小时候就把头发扎成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诚童的代名词。
弱冠:男20岁。 《礼记屈礼上》:“二十者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常指20岁左右男子的年龄。
二里:30岁。 《论语维正》:“三十而立”。后称30岁为“和立”之年。
不惑:40岁。 《论语微正》:“四十而不惑”。后来被用作40岁的代名词。
志明:50岁。 《论语微正》:“五十知天命”。就是说到50岁才知道天命。后人以“知”作为五十岁的代名词。
二顺:60岁。 《论语微正》:“六十而耳顺”。后以“耳顺”作为60岁的代名词。
高龄:70岁。杜甫《曲江》:“七十寿,自古难得。”后来,“古稀”被用作七十的代名词。
死亡:70-80岁。毛川:“老,老。八十岁了。” 《左传熙公九年》:“叔父年老,勤劳勤劳,赐平一等,无拜。”
老年:80-90岁。 《礼记曲礼一》:“八九十为老夫”。
齐毅:100岁。 《礼记屈礼上》:“百年为一期,夷。”后来一百岁就叫“七一”。
古代女子的年龄
金钗年:姑娘十二岁。
豆蔻:指十三岁的女子。豆蔻十三岁、十四岁到十五岁或十六岁(豆蔻是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未到盛夏,比喻还未成年的人,所以未成年的青春被称为“豆蔻年”)。
姬姬:指15岁的女子。
碧玉年破瓜年:姑娘十六岁。 (旧时文人以“瓜”字作二十八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性。)
候年:指女子成年等候出嫁,又称“候”。
桃李年华:女人二十岁。
花心年华:女,二十四岁。
半年情妇:女方三十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民俗文化 现在没有年龄称谓,只要你有,但是在古代,每个年龄都有一个昵称,同龄男...

民俗文化 姓氏起源于部落的名字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识别...

民俗文化 象脚鼓是布朗族重要的民间乐器,傣族、景颇族均有使用。象脚鼓因外...

民俗文化 汉族服饰文化是汉族人通过儒家“十三经”传承下来的礼仪文化。汉...

民俗文化 现代文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人们缺乏必要的交流,这让生活在城市中的...

民俗文化 有句话说得好,十年前笑着笑着,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你会发现,生活...

民俗文化 木鼓被佤族誉为“上天之器”,在佤族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佤族人...

民俗文化 源于傣族人对自然的崇拜,天人合一。这在傣族优美动人的舞蹈中得到...

民俗文化 补瑶是古代一种女性佩戴的首饰。走则摇,故名步摇。制作多以黄金弯...

民俗文化 京剧有生、旦、净、丑四种角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演唱风格、服装...

民俗文化 戏剧种类繁多,剧中每个角色都有规定。剧中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

民俗文化 人说做事要把握时机。这应该是自古就有的真理。对古人来说,最重要...

民俗文化 逢年过节、聚会,总要小酌一杯。与通常的吹瓶相比,有些人会选择高档...

民俗文化 “拜树节”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误以...

民俗文化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布依族唱山歌、熬药材、...

民俗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传说,我...

民俗文化 布依族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布依族的婚嫁习俗也别具一格...

民俗文化 作为语言中的一个特殊名词,名字是社会结构中标示一种血缘关系的符...

民俗文化 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特定历史背景,古代几千年间,与科技相关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