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17 www.liuliuba.com八字算命
仡佬族是主要居住在我国贵州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仡佬族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民俗,当然在传统上也有一些特殊的禁忌。你知道仡佬族的禁忌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文章来一探究竟。
1.无处可住
南宋朱符《西满从孝》中说:“仡佬为鬼所禁,不能居于地。首领虽富,屋宇多,可比木头。”木筏,就像省级的羊舍。”
其风俗承袭了古人“居石谷,因险而依高”和“依树而居层巢,各称干篱”的传统。时至今日,在黔东北农村,无地为生的风俗仍沿袭至今。他现在居住的木瓦房(俗称正房)的右后房,地板铺有木板,高出地面约一尺,俗称“底楼房”。这是男女主人住的地方。正屋前的厢房、飞檐转角、扶手,俗称“楼子”。
楼上有两三间房,住着年轻人和小孩(楼下圈养牲畜)。禁“鬼”的习俗中含有“敬鬼神,远离鬼神”的意思。无论住旱篱、木楼、竹楼,都能防野兽侵袭、毒蛇咬伤、防潮。
所以它的“禁鬼”应该是尊鬼的意思。它的“鬼”不是所谓的鬼、鬼,而是指大地和母亲。古称“鬼方”,如《贵州古志?殷周鬼方》说:“今贵州为鬼方之主体。”反映在石迁地名中县,甘溪乡“晒西”原名“归赛西”(见《十迁府志》);仲巴镇“高奎屯”原名“抑(焦)鬼屯”;毛家寨本名大沙坝乡有“归野屯”(见《镇远府志》);阳溪乡、石鼓乡沿河有山村,仍名归广,奇峰怪石,极为壮观。
二、忌关门
明亮的,清代以来,贵州东北农村,为老百姓建造大瓦房后,中心正房的正门长期敞开,没有装饰。有的用大竹片上下横扎,夹着几块散落的木板微微盖住。这就是(明)田汝成《行变记文》所说的“门未闭”。 “扃”(音:尴尬)指门闩或关闭或锁定门。若干年后,请木匠装饰大门,俗称“点门”。订一扇门,如同盖一座正屋一样庄严。城门修好后,将关闭。主家要举行“点酒”,亲友邻里都要来送礼庆祝。当晚举行“开门”仪式:其中一位亲友代表“财、福、寿三星”招呼开门,木匠师傅入室盘问。双方在问答中说了很多吉祥话,然后开门迎接“三星”。
装修后门经常开着。有的家庭在正门外设两道“腰门”,关上时只能关腰门,不能关正门。腰门高1米多,上部隔一寸竖装一寸宽的木条,通风透光,美观大方。
为什么不装饰大门或让门敞开?据老人说,关上大门,“香火”(中堂神龛)上的羊出不来,进不来。香火上的羊是什么神?据说是“家族第一神”。据字典字典:古代称母羊为“藏”(音:张),意为“藏藏”。可见,崇羊避关门的民俗是夜郎“竹王苍”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除夕的禁忌和特殊习俗
俗话说:“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仡佬族重视春节,岁首岁末有许多禁忌和特殊习俗。
除夕和正月初一,一家老小要保持和睦的气氛,共享天伦之乐,切忌愤怒争吵和打骂孩子。除夕称为“大封”,初一称为“开章”,表示来年不吉利。
烧“迎宾火”。俗话说:“三十夜火,十五盏灯”。早在仡佬族冬至腊月,人们要到山上找一条大树腰带,挖回家晒干,准备在除夕烧“迎宾火”,又称“烧腰带火”。如武德地区仡佬族有云:“三十夜爆大仡佬,来年喂大肥猪”。明清时期,仡佬族又称“仡佬苗”,意为树大根深的土著民族。正月初一早上,忌吹炕上的火。相传此时吹火搅火,来年容易流言蜚语。
除夕吃年夜饭时,忌吃带汤的米饭。据说吃汤饭,来年出门会淋雨。
吃完年夜饭,有人要给屋前屋后的果树喂食,让果树过年。先在树干上凿一个小洞,填满食物,上面写着:“喂肉,成团;喂米,成串”。
吃完年夜饭,蒸笼一定要密封,不能打开。正月初二早上,主妇把蒸笼拿到室外打开,舀起稻谷扔到地里,说:“让蚊子走!让你飞,飞远;飞到阴山后山,让这里收拾干净!”
避免在除夕访问。半夜燃放鞭炮,开财门。守岁有诗云:“不敲紧闭财门,年年守岁至通宵,客来煮甜酒糕,恭喜吉祥。”
除夕洗脚。你不能洗膝盖以上的脚。俗话说:洗过山,明年出门就摸不到嘴(摸不到饭)。
除夕和元旦不能烧粑粑吃。据说烧饼吃了,衣服会被烧焦,或者被烧成疤痕。
除夕夜,一些家庭主妇会把秤、梳子和扫帚藏起来。俗话说:大年初一不能见天平,用天平称东西,否则来年容易遇到蛇。大年初一不能梳头。如果你梳头,你会失去运气。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容易被大风吹;也有“扫贫扫贫,得越少越穷”的说法。
大年初一不能吃米饭,整天只能吃汤圆、绿豆粉、面条和饺子儿子。据说“米”与“罪”谐音,避免违背(容易损坏东西)和“罪”。
你不能在元旦叫醒人们。大年初一早上睡好,俗称“挖地窖”,意思是梦见挖地下宝藏,不能惊动它的发财梦。
除夕、元旦还要到附近的祖坟上点烛烧香纸,俗称“上梁”,向同一位祖先拜年。
大年初二,女婿、儿媳都要到公婆家拜年。俗话说:“头等儿子,二等女婿,三等四等,没饭吃”。
正月十五是“除夕”。夜幕降临,放花灯、放龙灯只能在这个村子里玩,不管家里贫富(有孝心的除外),通宵达旦,其乐融融。
正月十五晚上,各家各家点上蜡烛。将点燃的蜡烛从屋前屋后插到室外马路上。据说这条路被照亮了,这样蛇、昆虫和蚂蚁就可以在外面行走了。我们还要玩拖草鞋的游戏:一个孩子用草绳拖着一只烂草鞋走在前面,另一个孩子用树枝打在后面,大喊着要把草鞋赶出去! .
“炸虫糕”。 15日半夜,有年轻人请他们去别人菜园里偷了些大葱、蒜苗、芹菜、萝卜等,然后和年糕一起来炒。 ,把蝗虫炸死!”然后盛在碗里吃。据说这样可以杀死田里危害庄稼的所有害虫。第二天,当有人发现家里的蔬菜被偷来的,他不能“骂鸡”(骂街)。
“照亮青光眼”。 15日晚上,主妇在一个清洗已久的粪桶里装满半桶水,并让全家人拿着蜡烛,借着烛光看着自己倒在粪桶里的倒影。据说拍了这样的照片,来年就不会患上灼眼、青光眼等眼疾。
4.其他禁忌
老年人忌讳青年男女居家他们互相唱着山歌说:反正这里还有两块瓦。
老人忌小孩吃猪蹄叉。据说,孩子吃了猪蹄叉,长大后“媳妇”难找,提亲总会有“谗言”。
猜测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民俗文化 “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太在意别人的感受,等于是在为别人活着,照顾不...
民俗文化 撒拉族和回族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新解放后,撒拉族从回族...
民俗文化 华夏大地遍地是宝。其中,历经千年乃至上千年的古树已成为重点保护...
民俗文化 我们都知道,我们平时穿的漂亮衣服都是用五颜六色的颜色装饰的,每件...
民俗文化 仡佬族的哭嫁歌是一种告别的礼仪。是姑娘们出嫁必唱的歌曲。这是...
民俗文化 东巴大峡谷位于丽江玉龙雪山脚下。是丽江经典旅游线路中的重要景...
民俗文化 汉族是的主体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炎黄时代的后裔。汉族...
民俗文化 民间节日众多,各民族千奇百怪。如果有潮汕人,应该听说过农历六月初...
民俗文化 说梦话其实不太好。曾经同住一个宿舍的室友突然说梦话,小编吓了一...
民俗文化 许多在某一方面占据先驱地位的人,往往被称为创始人,也被称为发起人...
民俗文化 油茶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饮品,对人体非常健康。既能提神醒脑,又能充饥...
民俗文化 历史上英雄众多,但也有许多功绩鲜为人知的女英雄,鲜为人知的历史并...
民俗文化 侗族文化是中华传统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其中侗族文化最为丰富多彩。...
民俗文化 富有民族特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三月的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民俗活...
民俗文化 《沉睡的维纳斯》是画家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之一。作品应表现维...
民俗文化 提起儒家思想,可能会想到一位慈祥祥和的长者,手捧一卷论语沉思。提...
民俗文化 源于傣族人对自然的崇拜,天人合一。这在傣族优美动人的舞蹈中得到...
民俗文化 的殡葬业非常发达。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殡葬制度的改革...
民俗文化 火塘是指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少数民族家庭用于取暖、做饭、祭神等...